今天是:
 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正文

筑好“生命渠”,为稻田送上解渴水

作者: 时间:2022-08-23  稿件上传:市水利和湖泊局

“水来了,300多亩水稻有救了!”

8月16日,在咸宁市农科所、咸宁高新投资集团驻村工作队员支持下,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3组种粮大户方文捡家龟裂的稻田终于“喝”上清水。

汩汩清水入稻田,农户眉头尽舒展

因持续高温少雨,杨畈村2700亩水稻叫渴。驻村工作队不等不靠,筹资购管、架线,从300米外的方家港河接通口径6公分绿水管300余米、启动水泵抽水抗旱。看到汩汩清水流入干裂的稻田,方文俭夫妇俩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,连连道谢。

同时,驻杨畈村工作队咸宁市农科所专家建议,有条件的要对在抽穗和灌浆初期的水稻田进行灌深水降温,同时进行叶面肥药措施,做好病虫害防治,提高植株抗高温能力,力保后期稳产高产。专家组还为大豆等开出了早晚灌溉、叶面喷肥、高效杀虫等“处方”。

天热如火,连月的干旱,导致稻田纷纷“喊渴”。而眼下正是水稻孕穗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,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,向阳湖镇、汀泗桥镇,官埠桥镇等部分乡镇干涸的稻田里,因无法灌深水降温,水稻在烈日下卷起了叶子,有的已经发生轻度穗粒瘟和纹枯病……

各个乡镇齐上阵,稻田终于“喝水自由”

在向阳湖镇,“二级提水”抗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,只见连片稻田里,白鹭翩飞觅食。“我们一边通过斧头湖三八口提闸放水自流灌溉;一边筑坝架线,通过抽水泵‘二次提水’到地势较高的稻田,可缓解北岭村、斩关村5000余亩干旱稻田灌溉问题。”向阳湖镇北岭村党支部书记吴新法说到。

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连日来,咸安区各部门、各乡镇全力以赴抗旱减灾。在横沟桥镇鹿过村4组,烈日下,晒得黝黑的52岁女组长刘红云卷起泥巴裤腿,正在带着10余村民疏通垮掉的渠道,准备从王下垅水库提水到半山腰沟渠再灌溉组里干旱的500余亩中稻。

双溪桥镇杨堡村吴朝祖、大路方、徐华3个村湾近1500亩农田缺水,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冒着高温完成杨堡村提水泵站建设,及时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。南川灌区渠道管理处科学谋划,筑好“生命渠”,干部职工加班加点清理渠道13公里,清理渠底淤泥约10万余立方米,清理渠底杂木、杂草50余吨,为桂花镇和马桥镇2.75万亩农田抗旱保灌溉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同时,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会商研判,在桂花镇、横沟桥镇设立人工增雨炮点。人工增雨作业小组已进驻炮点待命,择机进行人工增雨。

目前,全区成立百余支工作队,投入抗旱资金908万元,投入抗旱机械2535台套,抗旱灌溉用水2100余万立方米,累计灌溉农田31.6万余亩,全力以赴抗旱保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