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实践表明,在抗御风险灾害保饮水安全方面,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有“压舱石”的作用。
近年来,赤壁市致力于城乡供水融合发展、农村供水规模发展,综合采取新改扩建、升级联网、配套改造等方式,推动形成全市市域“1+9”城乡规模化供水格局,实现了39.78万农村人口规模化供水全覆盖。
10座水厂包括1座市中心水厂,及长江取水(备用)、燎原、官塘、柳山湖、张家坝、黄盖湖、新店、茶庵岭、赵李桥、随阳三门等9座农村水厂,在去年抗御旱情中供水基本无虞。
“双骨干水源+多水源补充”的多水源保障,是赤壁市牢牢把握抗御灾害主动权的基石。“组网联片、城乡联网”的水源布局和水系格局,使赤壁市农村供水涝可排、旱可调。
于去年11月通水的赤壁市长江取水工程,近期日供水规模10万吨,通过供水主管网、加压泵站和输水管线,可以向12个乡镇(办、乡、区)6个水厂供水。总库容7.42亿立方米的陆水水库,可通过陆水渠系引水方式向2个乡镇及张家坝水库供水。
赤壁市超前谋划,精心组织,于4月8日起向张家坝水库补水,每天补水近2.6万立方米,预计补水100万立方米。此外,赤壁还以长江为水源,铺设PE供水管道约8000米,与长江取水工程的1.4米主管网联网对接,实现了柳山湖水厂、黄盖湖水厂、燎原水厂、茶庵岭水厂双水源保障,提升了供水区域内13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