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崇阳县累计降水量1001.5毫米(崇阳国家站),较历史同期1409.62毫米偏少28.95%,较去年同期1040.9毫米偏少3.79%。汛期虽先后遭受三轮强降雨袭击,但每场降雨过程降雨量均未超过150毫米,进入梅雨期以后天气以晴爽为主,没有出现一例应急事件,无一河堤决口,无一人伤亡,在风调雨顺中平稳度汛。
一是提前谋划、集中整治。县委、县政府对今年的防汛救灾工作做到早准备、早安排、早防范。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,从严落实各级防汛责任人。明确了104座小型水库“四大责任人”、41座头顶塘和125座两高塘“两个责任人”、山洪灾害防御“三级包保”责任制,重点抓好病险头顶塘堰整治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,组织修订了109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、109个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,同时完善了县、乡(镇)、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,开展防汛抗旱暨河库长制知识培训班1场次,组织各乡镇开展防洪演练12场次。5月5日,县委书记郑俊华同志组织召开2023年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,会上县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梁薇同志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,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徐望同志作了讲话,县委书记郑俊华同志对今年天气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,要求强领导、细部署,确保责任上不松动;查隐患、抓整改,确保行动上不松劲;修预案、强弱项,确保思想上不松懈,再加力度、再强措施,确保防汛备汛工作有力、有序、有效开展。从4月15日起县防办严格落实了24小时防汛值班,制定防汛值守制度,每班有县级领导带班、水利局班子成员和股级干部值班。
二是靠前指挥,精准调度。雨声就是命令,强降雨期间,全体县级领导迅速到岗到位,深入包保联系乡镇一线、靠前指挥,切实抓好强降雨的应对工作;各乡镇严格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,全体干部迅速到岗,切实抓好水库、头顶塘的值守和巡查工作;各防指成员有关单位均在值班值守,保持信息畅通;各单位驻村工作队迅速到村(社区)协助做好防汛工作;各村干部在村值班值守,严守防汛工作第一道防线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确保崇阳县安全度汛。坚持“宁可十防九空,不可失防万一”工作原则,6月30日、7月22日、8月1日,县领导根据气象预警提前组织气象局、应急管理局、住建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水利局等主要成员单位召开防汛会商会,围绕防汛“四不”目标,分析雨情、水情、汛情、险情态势,提出防范应对措施,对做好山洪地质灾害、小型水库和塘堰防范等工作进行再强调、再部署。
三是严明纪律、全民皆兵。密切关注雨情、水情,特别是强降雨期间,县防办督促气象部门加密降雨区域监测频次。着力推行3小时预报、2小时短临预警工作机制,严格执行暴雨红色预警、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极端强降雨“三停”工作机制,构建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体系,实现预警与响应行动无缝衔接。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,及时有效推送预警信息,推动形成预警、预报、处置工作闭环。严格落实国家防总办《关于加强强降雨期间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导意见》和省防指转移避险八个“应转尽转”刚性规定,按照属地负责原则,督促各乡镇围绕明确转移责任人、对象、时间、地点、路线“五要素”制作并推行应对洪涝灾害、山洪、地灾等风险转移避险“明白卡”,确保受威胁区域群众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确保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转移安置。